在一般人眼裡,數學往往是高深莫測、枯燥乏味的,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口乾舌燥,下面的學生還是聽不懂。但馬丁‧加德納卻能用部隊操練動作(立正、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穿襪子、小姑娘編髮辮等通俗事例,來說明數學裡許多難解的概念,而且絲毫無損於定義的嚴密性,這正是他的功力所在,以及作品能吸引人的原因。
下面,就來看看加德納出的題:
※五個水手帶著一隻猴子來到一座荒島,見島上有大量椰子,他們便把這些椰子平均分成五堆。夜闌人靜,一個水手偷偷起來拿走了一堆椰子,把剩餘的椰子又平均分成五堆,結果多出一個椰子丟給猴子吃掉了;過了一會兒,另一個水手也偷偷起來,拿走了一堆椰子後,再把剩餘的椰子平均分成五堆,結果還是多了一個,丟給猴子吃了。就這樣一個多事的夜晚,五個水手都偷偷藏起一堆,重分了椰子,每次都多出一個椰子讓猴子占了便宜。第二天一早,島上依然平均堆放著五堆椰子。試問:原先的椰子最少要有多少個?———這就是加德納出的「水手分椰子」名題。解法很多,可謂各顯神通。
為數學家與業餘者
搭起交流橋梁
加德納語言詼諧,文筆生動,懂得讀者心理。他的文章能滿足社會各階層的需要,尤其能緊緊抓住青少年讀者。讓人看一眼就情不自禁地躍躍欲試。例如用「小魚吃大魚」來解釋運籌學,用「四隻臭蟲」來解釋幾何與運動軌跡等,這些主題一經披露,往往引起連鎖反應,各地讀者來信猶如雪片飛來,使《科學美國人》雜誌印數劇增,讓編輯部人員又驚又喜。有些素昧平生者,更因為同解一道題而頓成莫逆之交,他在數學家和業餘愛好者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也引領更多年輕人進入數學的殿堂,加德納可說是數學最出色的宣傳家與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