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已經成為世界的潮流,星雲大師說,中國是這樣,日本也是這樣,他們認為,人間佛教是人類的一道光明,人間佛教是現實人生的一個安定生息,可以自己獲得自我保佑的宗教。
現在佛光山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來互相勉勵。佛光山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提出「四給」—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星雲大師說,響應胡錦濤的和諧社會理念,我們有「四和」,我們和尚,本來就是和諧—家庭要和順、你我要和敬、社會要和諧、世界要和平。佛光山有很多的手冊,如何做一個佛光人等,都有一些理論。
星雲大師強調,「人間佛教」的理念中,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有時是熱鬧的慈悲,如地震了,大家捐錢表現一下,很熱鬧。但隔壁有一家孤老,或者殘障了,就不關心。「熱鬧的慈悲好做,寂寞的慈悲、沒有人知道的慈悲就不好做了。」星雲說,慈悲是歷久的,是一生的。對親人的慈悲,這是有緣的慈悲,要做到無緣的慈悲,不是同鄉,我跟你沒有關係,我關心你,這叫無緣的慈悲,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星雲大師將人間佛教的戒學、定學、慧學總結為「戒定慧」,受戒是有秩序,定是不躁動,慧就是明理。星雲指出,過去中國人都是修佛、拜佛、求佛、念佛。佛光山強調「行佛」,在行為上替佛行慈悲,把佛的忍耐、智慧統統推陳出新,「慈悲不是說的,是行的。道德也不是自我清高,要與人有利。」佛教要救世界,佛教要救人心。(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