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認為,香港的各種教育很發達,大學、中學、職業學校、各種訓練班都很豐富,那都是學習世間物質的生活、藝術的生活,但是內心的教育、精神的教育,就需要另外一層面的教育,香港佛光道場可以補助香港在精神、道德、內心教育上的不足。佛光山、佛光道場以傳揚人間佛教,成為香港人生活的另一精神家園。
八十四年前,星雲出生在中國江蘇揚州一個窮苦的家庭。他說:「七十年前,我有機會很幸福地在南京(棲霞山)出家,後來又在宜興做過短期的小學校長;六十年前就到了台灣。」自小讀書時星雲就覺得佛教要「藝文化」,那時星雲遍讀古今中外的經典巨著,但對於佛經艱澀的文言文,看不懂。星雲那時就認為,佛教要通俗化、要大眾化。
星雲說,佛教誕生在印度,光大在中國。但中國皇帝並不喜歡在社會上應用,還是喜歡佛教到深山裡去,慢慢發展成出世的宗教。現在佛教徒自己覺醒,如果統統在山林裡,讓國家供養,那就放棄自己救度眾生、弘揚正義的責任。「我覺得宗教應該很單純、很簡單,不應該複雜化,變得玄奇、玄妙。佛在哪裡?就在我心裡。」佛教要回歸人間。
什麼是人間佛教?星雲大師簡單定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是對人生有改善、有發展、有昇華、有增加的,那就是人間佛教了。星雲說:「佛陀出生在人間,他有父親、有母親,有他出生的地方,有他的歷史,他沒有在天上住,也沒有到地獄裡住,有他個人的生活過程,當然就是人間佛教。」人要什麼?星雲解釋,人要平安、要幸福、要快樂,人要解脫、要自在。佛教就是人要的,是淨化的,人要清淨,髒了不行,社會有時很骯髒,做壞事,佛教是淨化的,善美的,是講善、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