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本擬西移防空識別區(ADIZ),擴大到與那國島西側十二浬領空線外再加二浬緩衝區,由於事涉我國主權與空域完整,外交部昨天「硬起來」,強調政府無法接受日方決定,並指日方事先未與我溝通即逕自宣布,我方表示遺憾。
外交部此舉被外界認為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因各國可自行畫設防空識別區,即使我方不接受,日本還是可以自行重畫;研判日方並不會因我國抗議,而停掉西移防空識別區的計畫,因此下月開始,台日兩國的防空識別區將在與那國島西部領空「重疊」。
據了解,上周日方將此決定告知我方時,外交系統評估,日方此舉是為了維護與那國島領空的完整性,不是擴張主權,且我方長久以來在實踐上,也會主動避開這塊「名為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實為日本領空」的區域,故應不會有損及空域的問題;基於台日兩國友好關係,我方傾向予以尊重。
但在消息曝光後,包括國安高層、立法委員及部分軍方將領和外交部持相反意見,認為若同意日方的片面決定,等於後撤我方防空識別區;除了顧慮民眾感受,主權問題也沒有妥協或退讓空間,國安高層甚至強調「一定否決到底」。
統整各界看法後,外交部「調整」態度,昨天發表態度強硬的聲明,表示不接受日方的做法。外交部副發言人章計平強調,政府對此事的態度沒有「轉彎」,經過外交部、國防部、交通部等相關單位共同討論後,咸認國家的主權與空域完整性必須堅持;基於整體考量,政府無法接受日方車面決定。
涉日官員說,日方看到我聲明稿的措詞,「或許會有不快」,但日方也是在未與我事先溝通下,逕自做出決定,兩方算「扯平」;之後大家就各行其事,互相各自主張。
官員表示,台日依東經一百二十三度所畫的防空識別區分界線,將日本領土與那國島的領空一分為二,實不符國際法與國際實踐,但這是二戰後美國「幫」日本所畫,身為戰敗國,日本不敢聲張,現在日方將防空識別線西移十五浬,與台灣的領空邊界仍有三十三浬,還不至於威脅到台灣主權和空域。
小檔案
防空識別區
依據「國際海洋法公約」與「芝加哥國際民用航空公約」規定,沿海國對其領海上空享有主權,即為「領空」;領海則是從沿岸基線向外延伸十二浬的範圍;「防空識別區」(ADIZ)則是各國為防外力侵犯,在領空外所設的預警提示區,範圍由各國畫設自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