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線也保護不了 黃鸝雛鳥失蹤

 |2010.05.28
71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東訊】一對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黃鸝鳥,日前在台東森林公園築巢、下蛋,為避免這對嬌客受到干擾,台東縣政府和台東野鳥學會特別圍起封鎖線保護,白天還有台東野鳥學會人員輪流看守,但這兩天鳥爸爸跟鳥媽媽不安的在鳥巢附近徘徊,才發現雛鳥不見了。

「小鳥已不在巢內了」,台東縣野鳥學會理事長方敏慎表示,前天上午十時左右,發現母鳥回巢的時間很短,研判巢內已經沒有小鳥了;台東縣政府農業局自然保育課人員於昨天上午靠近鳥巢查看,證實小鳥不見了。

有鳥友指出,前天上午七時左右,發現雄鳥在鳥巢邊,不安跳動,叫聲短促,與前幾天像「悠閒的吹口哨」的叫聲全然不同,母鳥則叼著小蟲慌張的進出鳥巢,不見餵食動作。

「這是自然演替的現象,別想太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秘書長余維道強調,生物生存本來就是有天敵,而且自然界雛鳥的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三十。

方敏慎也指出,小鳥不見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被八哥、大捲尾等鳥類捉走,也有可能是被蛇類吃掉,被人偷走的機率很小。

黃鸝俗稱黃鶯,身長約二十六公分,嘴喙桃紅色,過眼線粗黑,因為數量稀少,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