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二十二日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業者與好萊塢各大片廠的談判若開花結果,訂戶很快就能在自家看院線片。
報導指出,時代華納有線公司上周在有線產業會議中,向好萊塢多家片廠推銷「付費家庭電影院(home theater on demand)」的概念。
報導指出,部份片廠主管初步支持其主要概念,亦即觀眾可以在電影上映三十天後,以每部片二十到三十美元之間(新台幣六百四十三至九百六十四元)的價位在有線電視收看。
該報表示,目前美國觀眾要等上四個月左右,才能在電視看到院線片。
目前雙方還在談判,但接近這些談判的消息人士說,多家片廠最快可在今年秋天簽約,如此一來,今年底或明年初就可以讓電影快速上片。
目前考慮這項提案的電影業者包括,華納兄弟影業公司、迪士尼電影公司、環球影業、索尼影業、派拉蒙影業,以及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等。
這項計畫對消費者或許是一大福音,但可能衝擊電影業,電影院老闆受創最深。好萊塢將徹底改變行之多年的電影發行制度。
製片公司現在靠著拉開戲院上映日與發行DVD日或有線電視頻道播放日的時間差距,讓營收最大化。如此一來,DVD銷售不會侵蝕電影票房,因為推出DVD的時間遠比線院上映時間晚。但隨著消費者習慣使用各種裝置隨時隨地看電影,既有的電影發行制度已逐漸難以維持。
拜票價較高的3D電影賣座所賜,去年票房收入成長一成,但票房成長不足以彌補DVD收入的大幅下滑,這使製片公司願意重新檢討發行制度。據亞當斯媒體研究公司的資料,DVD銷售已自二○○四年的一百二十億美元高點下滑百分之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