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 腰椎椎間盤手術可改善

許宏義 |2006.06.12
2514觀看次
字級

【記者許宏義台南報導】長期因腰椎受傷所苦的旅日舞蹈家徐碧璟,上周由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部動手術,順利完成更換人工腰椎椎間盤,恢復九成五腰椎功能。醫師表示,未來可望讓更多下肢癱瘓者受惠。

台灣神經脊椎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奇美神經外科醫師高振興指出,腰椎椎間盤手術難度較高,須一般外科、血管外科醫師支援。

病患術後二至三天可下床,再過一周可恢復百分之九十五腰椎彎腰與轉動功能。

根據國內醫學統計,超過八成國人皆曾有下背痛經驗,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因背痛而影響工作,嚴重者須使用背部透過骨融合術,破壞背部結構,術後較為疼痛,且須長時間以背架(鐵衣)固定,可能導致鄰近上下節椎間盤病變。

高振興表示,採用最新腰椎人工椎間盤(加瑞Charité)植入,有別於過去手術以破壞脊椎結構的方式;而是以建設性方式,採可活動之圓球,取代受損椎間盤。術後可有效改善疼痛症狀,住院與復原時間也減半。

三十七歲的徐碧璟說,年輕時練舞摔傷,未做好保護工作,導致一年半前發病;無法久站、久坐。現在手術成功,最大心願是陪兒子去旅遊。

骨科部主任醫師羅際衛指出,人體退化性椎間盤疾病,成因包括老化、長時間姿勢或用力不當、血液循環遲緩、外力因素受傷等,而壓迫神經導致慢性下背疼痛。

若發現異狀,應在醫師指示下,盡速做好護背、改變姿勢等保護措施,才不會導致椎間盤病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