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宏義台南報導】長期因腰椎受傷所苦的旅日舞蹈家徐碧璟,上周由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部動手術,順利完成更換人工腰椎椎間盤,恢復九成五腰椎功能。醫師表示,未來可望讓更多下肢癱瘓者受惠。
台灣神經脊椎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奇美神經外科醫師高振興指出,腰椎椎間盤手術難度較高,須一般外科、血管外科醫師支援。
病患術後二至三天可下床,再過一周可恢復百分之九十五腰椎彎腰與轉動功能。
根據國內醫學統計,超過八成國人皆曾有下背痛經驗,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因背痛而影響工作,嚴重者須使用背部透過骨融合術,破壞背部結構,術後較為疼痛,且須長時間以背架(鐵衣)固定,可能導致鄰近上下節椎間盤病變。
高振興表示,採用最新腰椎人工椎間盤(加瑞Charité)植入,有別於過去手術以破壞脊椎結構的方式;而是以建設性方式,採可活動之圓球,取代受損椎間盤。術後可有效改善疼痛症狀,住院與復原時間也減半。
三十七歲的徐碧璟說,年輕時練舞摔傷,未做好保護工作,導致一年半前發病;無法久站、久坐。現在手術成功,最大心願是陪兒子去旅遊。
骨科部主任醫師羅際衛指出,人體退化性椎間盤疾病,成因包括老化、長時間姿勢或用力不當、血液循環遲緩、外力因素受傷等,而壓迫神經導致慢性下背疼痛。
若發現異狀,應在醫師指示下,盡速做好護背、改變姿勢等保護措施,才不會導致椎間盤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