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法句經】{68}以典座為例 時時精進

文/本覺法師 圖/李鎬信  |2010.05.20
853觀看次
字級




「當努力時不努力,年雖少壯陷怠惰,意志消沉又懶弱,怠者不以智得道。」———《法句經》



在寺院裡,要度過一天的生活絕非易事。直至今日的南韓,各禪院或講院的住眾都會在清晨三時起床,然後以《道場釋》來喚醒道場護法神,用鐘聲來撫慰在地獄受苦的眾生,以此開始修行的一天。

一九六八年前後,南韓雲門寺僧伽大學的前身—清道雲門寺,是典型的山間鄉村。修行人凌晨三時起床,到大殿做早課,下殿時已是四時。為了在六時給百多人準備早飯,負責典座的法師必須手腳勤快,尤其入冬後,秋天準備的木柴往往不夠用,這時得到山中摘青松枝,搬回廚房。

而為使火燒到青松枝,須一面用口吹火,一面將枯枝接連放入火爐,片刻都不能歇息。稍有差池,青松枝就會息滅、冒煙,一旦被濃煙熏著,臉上就會涕淚橫流,而時間則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加上典座法師忙亂了手腳,時間照樣飛逝。事後,典座必須為自己沒能準時上菜而向大眾懺悔。因自己的懈怠放逸與不注意,寺院的所有日程都得往後延。

那段為大眾準備飲食的典座歲月,我至今仍然記得。如今寺院生活環境已大為改善,再也沒有人會用青松枝來生火做飯了。我們過去分秒必爭、想要在青松枝上點火的那股幹勁,如今要用在什麼地方呢?

我總是反復問自己:我要怎麼做,才算不放逸懈怠、盡全力追求真理呢?在學校裡盡心盡力地教學,用真理指引佛弟子道路,應該就是這些了嗎?

展望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們應該如何弘揚佛法?佛弟子應比現在更努力,多在生活中實踐佛陀教誨。僧人要以堅定信念、以世尊六年苦行精神來端正自身,讓自己在面向世界時,能散發出清淨之氣。為避免佛陀的教法在世間衰退,我們不能放逸懈怠,也不能懦弱膽怯。

當喚起昔日在青松枝上點火而奮鬥努力的記憶,我提醒自己不能陷入怠惰與懦弱,時時刻刻朝正法精進,讓智慧的火苗生生不息,就像全心全意要在松葉上點火那樣,每天以純一、無念,祈禱與精進,且自我期許,因為我相信,在這混濁的世界裡,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本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