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

簡啟洵 |2010.05.19
922觀看次
字級


忘了上回走進郵局是多久前的事,這天,特地去走走,一進門,直奔角落的櫥窗。

由於網路發達,寄信的人愈來愈少,集郵風氣也不若以往盛行,曾經喜愛集郵的我,望著首日封、活頁卡,竟有幾分陌生。

小時候,從事貿易的父親每天會收到好多國外信件,他把信封拿回家給我蒐集,信封需先浸水幾個鐘頭讓黏膠溶化,郵票從信封上自然脫落然後曬乾,最後放入集郵冊。五花八門的郵票加上陌生的國名,是兒時認識世界的畫冊,沙烏地阿拉伯的郵票常有模樣特殊的清真寺;歐洲的郵票總是高山風景;美國的星條旗郵票,台灣的十二生肖動物郵票等建構了我兒時的世界圖像。

郵票印有國名與郵資,除了代表運送成本,也是一國的表徵。收到信,除了看寄件者和地址,一定會看郵票,說它是國家的門面並不為過。圖像不大,點到為止,反而賦予更多想像空間,猶如一本書的引言,吸引我進一步探索內頁。

余光中的詩作〈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對詩人來說,郵票是鄉愁的延伸,對我而言,是探索世界的途徑,也是童年回憶的點綴。

走出郵局,買了整年度的郵票冊回家收藏,這是至今唯一的集郵方式,他們不再奇貨可居,卻能填補兒時不小心丟失的溫暖記憶。童年就像一枚色彩鮮明的郵票,在人生旅途中蓋上難以抹滅的戳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