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競爭力躍進 要讓全民共享

王騫(台北市/研究分析員) |2010.05.19
722觀看次
字級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公布今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一舉從去年的二十三名,躍升至第八。

執政團隊對此欣慰,認為努力被肯定,在野黨則認為,台灣競爭力排名雖然大躍進,但這份競爭力排名似乎沒能反映台灣經濟現狀,例如所得停滯、經濟弱勢的窘境等。

的確,國家競爭力提升是應該開心,不過,如果從新加坡與香港排名分居前二,而芬蘭竟然落後台灣來看,顯然排名在前的國家,並不一定是好事。

好比說香港,長期信奉市場經濟,連最低工資的保障都沒有,貧富差距懸殊,以這樣一個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都能拿到世界競爭力第二,顯見世界競爭力報告重視的,應是國家總體經濟的競爭力指標,而且排名是各種指標的總和平均結果。

也就是說,拿下好名次的國家,社會發展狀況未必能讓所有成員雨露均霑,很可能由少部分人拿走大部分的經濟果實。

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大幅提升,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金融海嘯後為了推動經貿發展,政府不斷大幅「讓利」給企業,提出土地租稅等各項優惠措施,鼓勵企業回台設廠,甚至不惜鼓勵高碳高汙染產業進駐,而且還大降富人稅,縱容游資炒作房地產等,所以企業競爭力從去年的第二十二,直線上升至第三。

政府效能方面,過去民進黨執政走鎖國路線,馬政府上台後,一夕間大幅解放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為與中國建立經貿合作關係,推出了各項政策,就政府效能的指標來看,肯定是加分,因而政府效能從十八名進步到第六。

這兩項指標拉抬了台灣的整體排名,然而,從香港的例子可了解,縱然競爭力名列前茅,並不代表全體國民能共享優勢,甚至某些社會弱勢,還會因為競爭力指標的提高而受傷。

甚至可這樣說,競爭力排名愈前面的國家或地區,經濟全球化的程度愈高(IMD的國家世界競爭力評比,基本就是一個經濟全球化指標),若該國並非社會福利國家(如芬蘭),不信奉均等獲利的社群主義,而是信奉自由主義經濟學,則能從經濟全球化中獲利的,就是掌握權力與資本,能輕鬆地在全世界流動、尋求發展機會的人。

台灣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大幅提高,固然可喜,可是,若競爭力是建立在犧牲永續發展的殺雞取卵方式上,如獎勵企業投資高汙染、高耗能的高碳產業,且經濟果實無法全民共享,而由少數富人拿走,那麼,我寧可台灣的排名低些,這樣社會弱勢說不定還能勉強餬口,國土永續發展的機會還多一些。

王騫(台北市/研究分析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