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國中小自一百學年度起,每年至少要上四小時的環境教育課程,如果未達時數,學校將被罰款。
在環保意識抬頭與全球暖化衝擊下,加強學生對生活環境的認知,確實有必要,但強制納入國中小課程,作法卻粗糙。
檢視這幾年的國中小課程,已有許多非九年一貫規畫的課程,被填塞進來,性別平等、家庭、海洋教育,乃至於這次環境教育皆屬之,這些課程所占的教學時間,已非現有時數可消化,學校因此被逼得虛應故事,學生也無法提升相關知能。
如果硬要把過錯歸咎學校,學校確有知其不可為而不報的責任,但學校不過是顆小棋子,很難對不正確的課程規畫反映意見,如果教育部要硬塞課程,就如同在盛滿的杯子內再添加液體,只是全都流失掉罷了。
是該通盤檢討課程架構的時候了,否則空有一堆美好的想法,卻無法真正落實,只苦了作假的學校與教師,及一無所獲的孩子。
李學(嘉義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