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一名打籃球中鋒的青少年,原本輕鬆就可以轉身投籃,沒想到後來卻長期為頭痛、視力模糊所苦,腦部理學檢查也沒有異狀,卻漸漸連籃框都瞄不準,後來醫師進一步照X光發現頸椎有受傷,這才診斷男孩久治不癒的症狀,其實是頸傷引起的頸因性頭部症候群。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周適偉表示,頸部是各種感覺與訊息出入到腦部的重要橋梁,因此頸部疾患者造成的疼痛,可能由頸部傳至前額與眼窩,部分患者也會出現如偏頭痛一般的噁心、嘔吐、頭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兩者最大不同是,這種頸因性頭痛的痛感會與受傷的頸部同一側,而且服用止痛藥的效果並不好。
周適偉分析好發的危險因子有三類:第一是體重過重者,因為頭部重量約莫是體重的百分之六,所以體重愈重,頭就愈重,甩頭等動作時頸部就承受較大壓力;第二則是女性,因女性頸部較細,容易造成頸椎受傷,所以若同樣有過重、姿勢不良或老化問題,女性患者比例約是男性的四倍;第三則是頸部曾有外傷,最常見於運動員、車禍者還有處於高G力環境下的戰鬥機飛行員。
周適偉指出,頸椎磨損第一時間不易察覺,不少人都數周甚至數年後才產生相關後遺症,經醫師系統性問診,才回憶起自己曾有什麼樣的頸傷,由於這類患者約占疼痛門診兩成,他提醒若有頭痛等症狀,仍應先經神經科排除腦部結構問題,再確認是否是頸傷所引起,確診者經過頸部肌力訓練等復健治療,可以改善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