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講到巴洛克時期,你會想到什麼?台灣弦樂團將於二十一日在台北中山堂舉辦「巴洛克花園」音樂會,曲目以巴洛克早期的柯賴里為主軸依序展開,橫跨巴洛克百年發展史,帶你神遊巴洛克的聖潔與優美。也提供公益團體免費索票。
台弦指出,音樂發展史早期以歌唱為主,巴洛克時期開始以器樂模仿人聲演出,柯賴里正是先驅者。
早年不少教堂有兩部管風琴,因此也有兩位樂師、兩個合唱團,常形成相互競逐場面,柯賴里許多樂曲於是以多個聲部模仿人聲競逐,如音樂會將演出的F大調第二號大協奏曲。
台弦表示,柯賴里為大協奏曲奠定模式與基礎,對後世影響深遠,韓德爾G大調第一號大協奏曲即為顯例,使用兩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構成三個聲部,成為獨奏群,再加上樂團,音樂層次多元優美。類似風格還有韋瓦第為四把小提琴的協奏曲。
音樂會也將演出巴赫第3號布蘭登堡協奏曲,由樂團本身不同聲部競逐、合奏,是樂團形式的協奏曲。這與上述由小獨奏群與樂團構成的大協奏曲,呈現了現代協奏曲多以一個獨奏樂器加上樂團的形式外,更多精緻面貌。
台弦表示,慶祝創團二十年,音樂會特別釋出部分票券供公益團體索取,電洽(○二)二三六九四八○二。
九月二十四日與傳承歐伊斯特拉夫的俄國小提琴大師皮凱森的合作,以及十二月下旬與法國小提琴家浦利葉、歐美小提琴家查布利斯基的演出,也有公益票券待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