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基本學力測驗的自然科包括理化、生物、地球科學三個科目。台北縣立福營國中理化老師黃文田認為,程度好的考生,考前可以多練習統整、連貫題型;中、低程度考生應該按部就班將課本的定義讀熟,再複習相關應用題。
黃文田指出,自然科很容易出統整題,甚至一個題目同時考物理、化學概念,例如化學中的電解質可以和物理的靜電、電流拉上關係。程度不錯的考生不妨適度練習這些問題,並且試著熟悉題目較長、附帶圖表的閱讀題,想辦法衝高分數。
「快要考試了,能做的事很有限。」如果是中、低程度考生,黃文田建議,先把每個概念的基本定義讀通,例如化學中的可逆反應、化學平衡、氧化還原、電解和電鍍時不同電極的反應、酯化、皂化等;他認為,自然科的題目分散在各章節,如果真的時間不夠,就先讀背誦的單元,保住基本分數。
福營國中理化老師吳勝雄表示,複習化學先從元素分類開始,了解化合物如何形成、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與之間的平衡關係、反應式莫耳的計算等都是連貫概念,考試前務必複習。考生容易搞錯的是酸鹼單元提到的碳酸鈉(蘇打)、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於水後都是鹼性;有機化學中烷、醇、有機酸的官能基、酯化、皂化反應的來龍去脈。
化學科時事題多半和環保有關,甚至順便考地球科學。黃文田提到氣候變遷,吳勝雄則說到竹筷子、衣服的漂白原理、免洗餐具遇熱分解、乾洗手的酒精濃度和無鉛汽油的數值定義,食品的乾燥劑、防腐劑、抗氧化劑等日常知識都是可能的出題方向。
黃文田強調,考前生活要規律,晚上不要超過十一點睡;書讀累了,不妨適度運動,雖然當下可能多消耗體力,但可舒緩心情,長久下來也會增加體能;每天要安排每一科的複習時間,保持對每個科目的敏感度。
(系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