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些在媒體工作的同業,因為大環境不佳,常憂心忡忡地說:「希望報社、雜誌社不要倒,讓我們能順利地領到退休金。」最近,卻換成被大眾羨慕,工作最穩當,在小學任教的朋友,面色凝重的對我說:「現在只求能平安等到足夠年資,就立刻辦退休!」
接連幾位當老師的朋友,不約而同說出同樣的心聲,可也讓我跟著他們一起心情沉重了起來。因為,這些朋友都是專業能力佳、對教學充滿熱誠、主張正面管教、師生關係良好的優秀老師;他們不是因為擔心經濟不景氣會領不到退休金,而是受到媒體接連不斷報導老師管教不當的校園事件影響,讓教學的熱情與士氣受到嚴重打擊。
一位在小學任教的朋友,說出她最近的遭遇:「我從來不打學生,最常用的方法是以扣除積分來導正孩子的偏差行為,也讓他們用良好行為來補足積分,然後換取小獎品。」
這個鼓勵兼懲罰的做法雖然是老梗,但一直都挺有效的,為何這位教學超過十年的老師,口氣會如此沮喪?
「唉,是因為最近我班上一位女學生的功課遲交了一周,我給她機會補寫,但依照全班約定好的『遊戲規則』扣了她兩個積分。她回家哭訴,家長就來學校興師問罪,一路告到主任、校長那裡,還大聲嗆我:『你是要我們找議員開記者會,讓你吃不完兜著走嗎?』」
這位受委屈的老師,忍不住「酸」我一句:「欸,你們這些媒體人真是有影響力喔!」
其實,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以聳動標題刺激閱報率、收視率的媒體,不但不會被民代或強勢家長牽著鼻子走,還會儘量去挖掘好老師的事蹟。
像日前報紙大篇幅報導苗栗縣一所小學的老師,發現該校有一戶身心障礙低收入的家長,對於家中七個孩童疏於照顧,讓子女老是因為衣物髒臭,而受到同學排擠;老師因此特別在課後教他們如何洗衣服,幾位老師還合資買一台脫水機,擺在教室角落,指導孩子將衣服脫水、晾乾、摺疊好,回家後一定要洗澡、換穿乾淨衣服。
由於「師代父母職」教好這幾個孩子的生活常規,現在他們已經不是「臭小孩」,可以被同學接納,一起開心上課、玩耍了。
我們周遭有許許多多默默在杏壇服務的熱血老師,需要大家的掌聲鼓勵,若因為少數「怪獸家長」動不動就拿「開記者會」來嚇老師,讓他們的熱情消失,冷漠的枯等退休,那豈只是學生的損失啊!
(本專欄隔周一見報)
★【黛媽咪幸福花園】中時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melodywang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