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上的鬼點子太多了,既然不能剽竊,那就模仿吧。
反正從小到大,從偷擦媽媽的口紅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大人,到照著黑板的例句寫出流暢的句子,誰敢否認自己沒有過模仿經驗?
即使在專業上,大部分的新手也都是以前輩的作法為藍本,等到完全掌握技巧後,再加進自己的意念。
寫作也一樣,當我們讀到了與自身相關或能激起共鳴的字句,那個章節便會深深地銘刻在腦海中,等到再次萌生相同的情感或記憶時,就會從我們筆端以自己的語言呈現,這就是一般良性的「模仿」。
我支持並肯定模仿對寫作的幫助,它的好處在於,能使我們累積大量的經驗,即使純粹抄寫,只要是好作品,也會讓我們的文筆一點一滴的進步。
如果一拿起筆來,腦海裡就能盤旋浮現幾個熟悉名字,像是寫了暢銷小說的幾把刀,文化苦旅苦了幾年的余某人,拜讀千遍還是讓人無法搞懂如何交到女朋友的搭訕高手……那就表示你已具備模仿的潛力了。
總之,大家都這樣做,你照做,沒有人會說什麼,捷徑走起來的確很輕鬆,不過,對於鍛練腳力來說,卻沒有什麼幫助。
金庸筆下的楊過,就是一個模仿高手,從他被任性的郭芙斷去右臂之後,融合了九陰真經及雙手互搏,自創黯然銷魂掌,果真武林之上無人能及,但他並非有樣學樣而已,而是懂得自出機杼,結合各家之長,自成一派。
寫作也像這樣,練習的部分不需限制,盡量接觸多而雜的資訊,不拘格式只求精髓,但必須牢記,自己努力拚得的成果意義最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