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日前報導,綽號「博士」的清大碩士,因找不到工作,替販毒集團製毒;校園K他命氾濫,有立委提提案列為二級毒品。之前外電也報導,一些歐美國家的精英學生為了趕上功課,爭取時間讀書,很多染上毒癮。
一般人有個錯誤印象,認為吸毒的人都是沒知識、沒水準,或混黑幫的社會
邊緣人,其實並非如此,任何人都可能吸毒。
例如電視劇「光陰的故事」的主角之一建中學生陶復華,他之所以吸膠,是因為當他不知道如何面對橫擺在面前的人生難關,又求助無門時,哥哥陶復邦一句無心之言「跳過去」,被陶復華扭曲解讀為「走捷徑」,結果染上毒癮。
對陶復華來說,過不了的難關是跟不上同學程度,功課愈來愈差,為了追求好成績,為了不讓自己睡著,於是靠吸膠提神。
對好學生陶復華來說,過不去的難關是課業;回到現實,對藝人大炳來說,過不去的難關可能是工作壓力,過於孤獨的生命…;除了課業、工作壓力,對普羅的A來說,是我愛的人不愛我,對B來說,是想逃避面對家庭、社會的壓力…。不同的人各有吸毒理由,共同的原因則是,這些人無法面對生命中的難關,想要靠毒品「跳過去」。
碰毒品,與其說是墮落,不如說是想抄捷徑,誤認是繞過困難及達到成功必須付出犧牲的行為,每個人都可能被誘惑,特別是當沒有更強烈的價值觀來支持自己時,容易向毒品妥協。
當前台灣的毒品問題非常嚴重,在社會一切向錢看下,大多數人都有成就焦慮,但能靠努力成功的人卻愈來愈少,渴望成功卻缺乏管道,或在成功路上努力,卻碰到無法克服的挫折時,一些意志不堅定,或為了錯誤價值努力的人,很可能就向毒品妥協;此外,因父母溺愛及後現代思想(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為達目標不擇手段,使毒品氾濫。
毒品之戰是現代鴉片戰爭,是嚴峻的挑戰,想要打贏,首先必須對毒品有充分認識,毒品是很神奇的東西,一開始需要付出的成本(健康)非常低,但能拿到的利潤(快感、好精神)卻非常高,等慢慢上癮,離不開它後才逆轉,成為成本高而利潤低,露出惡魔真面目。
其次,人人必須了解,人生沒有過不去的挫折,挫折是人生必要試煉,克服挫折最好的辦法不是跳過去,而是承受與面對。再者,也必須了解擁有核心價值,比成名賺錢更重要,唯有擁有真正人生價值的人,才能拒毒品誘惑,很多染毒的人是靠宗教信仰的力量擺脫毒品,因為信仰能給人更崇高且能依賴的價值。
如果能了解這些,除了教育部和警政署等相關單位,應連手在毒品防治教育和打擊毒品上合作,讓孩子盡早了解毒品的危害,大人也才能向孩子說明,讓孩子學會承受挫折、建立核心價值觀,使毒品在校園絕跡。
謙仁(台北市/社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