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機構最新研究發現,長期使用更年期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婦女,可能會提高罹患乳癌、中風與心臟病比率,為此已引起不少婦女恐慌。事實上,更年期婦女也可依個人體質與症狀,以中醫藥輔助調理更年期的不適症狀。
現代社會環境壓力大,有的婦女年齡未達四十歲,就因卵巢過早衰竭,提前進入更年期。更年期是指婦女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女性荷爾蒙開始大量減少的時期,通常開始於停經前幾年,持續到停經後二至五年。
這段期間有部分婦女會出現經期紊亂、臉潮紅、盜汗、心悸、胸悶、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健忘、頭暈、耳鳴、抑鬱、緊張、情緒不穩、易激動、骨質疏鬆與頻尿等症狀。
以中醫原理來看,更年期主要是「腎虛」所引起,因婦女在停經前後腎氣日衰,臟腑功能漸失調,本來就易出現氣血陰陽不調。
在治療上以「固腎」為主、輔以「疏肝理氣」,以調整身體平衡,活化卵巢機能;讓卵巢能自行運轉,分泌荷爾蒙,並促進體內血液循環,進而改善五臟六腑生理功能。
大家熟知的骨質疏鬆,就是屬於腎虛的範疇,可考慮服用補腎方劑「養骨健步丸」,或治療骨鬆症的傳統方劑「養筋健骨散」。
經過臨床觀察證明,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可讓婦女安穩度過更年期階段。此外,中藥的枸杞、山藥、當歸、女貞子、補骨脂皆富含植物性雌激素。
在食物方面,平時可多攝取豆製品、芹菜、花椰菜、毛豆與甜豆等食物,這些食物皆含有植物性雌激素,能增加骨密度,進而改善骨質疏鬆症,還可避免傳統荷爾蒙補充療法,可能引發乳癌與子宮內膜癌等缺點。
至於常見的臉潮紅與盜汗,建議使用「知柏八味丸」以滋陰清熱。對於心悸、胸悶等症狀,則可使用氣陰雙補的「炙甘草湯」,以紓解症狀。有情緒障礙問題者,也可採用具有疏肝理氣,除煩解鬱作用的「丹參棗仁湯」對症下藥。
除了可使用藥物食療外,更年期婦女也應保持心情愉悅、適度運動與均衡飲食,並從事公益活動、擴大生活圈,最重要的是,應對更年期症狀有更多且正確的了解,才是防治更年期症候群的根本之道。
(本文作者為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