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藝品拍賣 中國崛起

 |2010.04.30
169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一批由台灣收藏家珍藏的宮廷文珍,近日在台北圓山飯店展出預覽,五月底將於北京中嘉公司拍賣,這是第一次有台灣民間藏品到中國專拍。其中,一尊清代田黃觀世音菩薩像備受矚目,起標價高達一千五百八十萬元人民幣(逾新台幣七千五百萬元),被譽為鎮展之寶。

過去在世界佛像藝術品市場上,歐美國家一直處於霸主地位,二大國際拍賣公司佳士得、蘇富比在紐約、倫敦舉辦的佛像藝術品拍賣,總是最能吸引收藏家目光。不過,去年佛像拍賣流向卻大為改變,成交價排名前十位的佛像中,就有六件是在中國北京成交。有專家認為,中國已取代歐美,成為佛教藝術品市場的交易平台。

由台灣《CANS藝術新聞雜誌》所做的報告指出,在去年佛像雕塑藝術品十大天價榜單中,前三名有二名出自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分別為去年五月於北京翰海「福田花雨」佛像專場拍賣,推出的明《銅鎏金青龍護法神立像》,成交價為二千五百七十六萬人民幣(約新台幣一億一千八百萬元),及北京翰海於去年十一月舉辦的「上善若水」專場拍賣,所推出的《毗盧遮那像》,成交價為一千八百四十八萬人民幣(約新台幣八千五百萬元)。

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佛教藝術品部主管一西表示,以現在市場來看,中國佛像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拍品,超過一半都來自海外,顯然中國已取代歐美,成為佛教藝術品市場的交易中心。

一西認為,這是因為佛教文化在中國發展歷史悠久,且政府推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寺廟的發展、佛教徒的增長、學術研究機構、出版物的不斷湧現等,都是中國成為佛像藝術品市場交易中心的因素。

北京中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佛像部經理助理鄧恩娟則表示,現在認定中國是世界佛像拍賣市場的主導力量還早,只能說有此趨勢出現。雖然目前中國佛像市場還沒有達到成熟階段,但是未來前景看好。隨著佛像本身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不斷被人們認識,未來會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