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國道三號山崩意外奪走四條寶貴人命,交通部和中央地質調查所昨天在立法院接受質詢。交通部長毛治國在立委追問下,承諾在下月中旬,對國道、省縣道和鐵路系統進行體檢。他認為,經過這次事故,相關工程規範應會改變。
國道三號山崩地點處於不安定的順向坡,岩錨為何抵擋不住順向坡滑動、未做邊坡監測都成為立委質疑的焦點。交通部次長張邱春表示,真相在未完成鑑定前,無法斷言是天災或人禍肇成,會在一周內提出報告。
地調所林朝宗表示,邊坡監測設備一具要價數十萬元,因此過去只用於特殊危險地段,其實過去對於全國地質敏感區都做有完整觀察紀錄,如台北市周邊的大型岩體、順向坡都已做完整的調查和管制,資訊是否公開,在《地質法》正式通過前屬地方政府的權限,希望《地質法》盡速立法,才可對全國地質敏感區做進一步的資訊公開,保障國人身家安全。
此次造成走山的是順向坡中的「岩體滑動區」,依地調所資料,全國有兩百四十八處地區被列為岩體滑動區,其中以北部地區一百一十九處最多,民眾可以在地調所網站(網址:http://www.moeacgs.gov.tw)查詢位於地區,但無法查到詳細路段,未來《地質法》通過後,才有法源依據做進一步的資訊公開和安全把關。
在立委要求下,高公局兼國工局長曾大仁承諾,將在三個月內,優先在國道三號三十二處順向坡裝設「測傾儀」、「水位觀測井」監測系統,用於監測高速公路邊坡有沒有出現位移,未來也會針對專案小組的調查結果,全面強化其他公路的監測。
有媒體指稱故宮博物院也處於地質敏感區,立委質疑國寶的安全性,林朝宗回應,故宮不處於順向坡,應無安全之虞。
立委問及居住在地質敏感區的民眾該如何自保,林朝宗建議,民眾平時應多注意自家周邊環境,檢查「硬的人工地面」,如柏油路、水溝蓋和擋土牆是否有裂縫,若情形嚴重,可以請專業技師勘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