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我始終相信人性本善,天底下沒有壞孩子」回首兒時記憶,自主學習促進會執行長高嬡惠說,或許是從小到大幾乎都沒有被大人打罵過,所以當了老師後,也一直秉持不體罰信念,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學校教書,打從站上講台的那一天起,她就從未拿過棍子打罵學生。
然而,不同於一般體制內學校,很多人會好奇日本留學歸國的高璦惠怎麼會投入屬於體制外學校的自主學習實驗計畫。談到這段緣起,高璦惠笑著說這的確是「因緣際會」,打從自己知道有這所體制外學校存在時,就想投身其中,但又缺乏毛遂自薦的勇氣,還好第二年正好促進會缺語文老師,在友人引薦下,她終於如願以償進入學校,一圓教師夢。
相較於體制學校,社會大眾更想知道提倡不體罰孩子的體制外學校,要如何讓孩子可以變得比以前更好?高璦惠有感而發地表示,在面對學習成就低落的孩子時,老師一定要更有「愛心」和「耐心」,藉由多元方式來「帶」出孩子的學習動機。她以自己為例表示,在課堂上,她會引導孩子透過有趣的語文繪本來帶出學語文的樂趣,而不是只讓孩子鑽研於制式化的學科教材上。
「成績好的學生並不等於就是優秀的孩子」在高璦惠心中,成績不代表一切,比起分數高的孩子,她更喜歡樂於助人的孩子。她強調自主學習促進會長年以來看重的是學生的「德育」,而非「智育」,教育的目的並不是教出只會讀書卻不懂得做人處世道理的學生,而是要培育出愛自己也愛別人,願為社會服務、樂於分享的孩子,這些東西比成績單上的數字來得更重要;這也是為什麼促進會一直很注重「公民教育」的原因所在;對她而言,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漢聲電台「愛家總動員」節目將於今天上午十點同步播出教師專訪,歡迎收聽。北部地區頻率為FM一零六點五兆赫、中部與花蓮地區為一零四點五兆赫、嘉南一零一點三兆赫、高屏與玉里地區為一零七點三兆赫、台東為一零五點三兆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