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罕見點名某上市建設公司,有哄抬房價意圖,隔日該公司股價以跌停開出,但旋即打開並向平盤靠近,戲劇性變化正可說明房地產價格,即使短時間受到政策打壓,仍會有人前仆後繼接手。
政府有意「打房」,但筆者認為,由於土地愈賣愈少,房地產價格絕對取決於市場經濟,這可從國有財產局標售精華區土地,單價屢屢創新高即可證明;此外,馬總統就任後,一方面對大陸採取開放政策,還主導立法院通過遺產稅與贈與稅的稅率,一律降為百分之十,造成不但陸資,還包括外資蜂擁來台搶購房地產。
簡單地說,房價飆漲只是結果,但政府的一味開放及過度向富人與財團傾斜的稅賦政策,才是造成資金浮濫的原因。
如今吳內閣反而義正詞嚴批評建商炒作房地產,請問財經官員,只動動嘴皮子,卻拿不出實際政策,就想壓抑房價,可能嗎?房價過高確實是市井小民最大的痛,薪水階級負擔全國七成的所得稅,卻看著財團以取自於大眾的低成本資金標地與養地,轉手間攫取暴利,讓人產生嚴重的相對被剝奪感,這才是高房價成為民怨榜首的原因,難道博士級的官員真的不懂?
筆者認為,資本主義無罪,有罪的是放任貧富差距愈來愈擴大的政府,馬政府上台快兩年,不公不義的汽燃費隨車徵收,與軍教免稅依然沒改變,遑論對財團或陸資開刀,現在的內閣已被譏為「喊卡內閣」,只要有既得利益者反彈,政策立刻急轉彎,政府簡直把政策的制定當兒戲,這才是真正讓民眾失望的地方。
如果政府只忙著顧選舉,不堅持、不做正確的政策,公平正義將永遠被踐踏。
高明華(高雄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