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家】 抽象‧前衛‧李仲生

陶文岳/著 文建會策畫‧雄獅美術製作 施梅珠/節錄整理 |2010.04.23
4215觀看次
字級



李仲生非常強調「精神性空間」的重要,那是屬於純粹創造性、抽象、表現宇宙自然律動、無形象之美的空間。

本畫作展現李氏繪畫創作的純度,包含線條與色彩暗示性和象徵性的意義,不同於李仲生其他類型濃稠暗鬱的作品。畫家巧妙將紅、黃、藍三原色在畫面空間中分成均等的三等分,亮麗與厚重的彩度展現了他內在輕鬆、肯定與自在的一面。隨著線條筆觸色面積的堆疊,而由底層細縫中微透出深褐層次的顏色,造成視覺的移動與拉扯現象,那是來自於藝術家內心精神與外在物質對抗的狀態,也是他生命的獨白。





中國現代繪畫先驅

李仲生,廣東省韶關人,在廣州美專、上海美專、東京日本大學藝術系西洋畫科等學校,練就紮實的素描基礎與寫實功力,卻在東京前衛美術研究所(類似繪畫補習班)找到夢寐以求的前衛藝術聖地,接受各種藝術思潮的薰陶,如抽象派、巴黎畫派、超現實畫派等等。

老師藤田嗣治是第一位成名於巴黎的日本畫家,他自由、開放、大膽、反學院式的教學方法,以及融合日本浮世繪與西方油畫技法的創作,深深影響了李仲生的創作態度與日後的前衛教學。

他在東京的五年期間(1933-1937),除寫實的油畫作品獲選春陽展,更連續以超現實前衛繪畫作品,獲得每一年二科會第九室展出,甚至是免審查的殊榮。

戰火倥傯,李仲生學成之後返回廣東,卻輾轉流離四川重慶,並於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戰後的台灣,幾乎不見前衛藝術的蹤跡,熱血的李仲生藉由教學與寫作,致力推動台灣現代繪畫,卻因隨之而來的白色恐怖,與自身風濕病痛的困擾,讓李仲生毅然決定離開台北,隱居彰化。

一九五五年遷居彰化的李仲生,仍像吸鐵般吸引著各地的慕名者前來請益。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咖啡館、茶館的教學,以及一對一精神傳精神的教學法。

長達二十二年的彰化女中美術教員的穩定生活,讓他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前衛教學的落實,並從不間斷寫作與繪畫的創作。一九七九年,李仲生在沉寂了二十五年後,終於答應舉辦個展,而這個展覽也成了他在世時唯一的一次個展。

李仲生抽象繪畫的魅力

李仲生的繪畫特色結合了超現實畫派與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線條構成卻展現東方、建築性、書寫式的線條。當線條與色彩在畫面中相互纏繞,多層結構在空間中逐次的產生了衝突與矛盾的場域,帶有一種在生活壓抑下,適時紓解蹦出的顫慄激情。

所以李仲生的作品稱不上視覺的舒適美感,在凝重的架構中並不顯得飄逸感性,然而卻能勾引出觀者在觀賞時,內心跳動的脈絡節奏,擦出火花而引起共鳴,隨著畫中的線條律動擺盪而起舞,這是李式抽象繪畫的魅力與精神所在。

《抽象‧前衛‧李仲生》一書,除了對李仲生生平有精采生動的描述外,也將其作品歸納分析為七種表現形式:「精神性空間的繪畫」、「傾聽潛意識的吶喊」、「綻放生命的繽紛」、「建築性架構的空間」、「創意的靈感繆思」、「反技巧的構圖」以及「書寫性的激情」等。文中亦收錄多篇李仲生學生的訪談,並將他不同創作時期的簽名款式彙整,文末附「現代藝術發展與李仲生繪畫發展簡明圖表」供讀者參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