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大學之道

 |2006.06.05
610觀看次
字級

鳳凰花開,校園又聞驪歌催人聲。台大畢業典禮中,校長李嗣涔和貴賓聖嚴法師致詞時,都特別強調「做人做事的道理」。

台大歷屆人才輩出,陳總統以降的黨政領袖泰半來自這所學府。最近卻因身為總統女婿的校友趙建銘陷入弊案疑雲,而使台大金字招牌蒙塵。李嗣涔校長要求畢業生重「公德」,勿「唯己」,以「誠信」立身行事,句句語重心長。

聖嚴法師也期勉即將步出校園的七千位台大人,必須建立正確價值觀和大方向,不一定只為做「大總統」、「大富豪」,而要經營「人品的財富」。

中國古籍《大學》開宗明義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謂大學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自身本有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大眾去污自新,而且精益求精,達到最完善的地步。

象徵高等教育的現代大學起源於中古歐洲,亦以「人」為最核心的探索主題。除追求學問,研習如何安身立命的「樹人」之道,才是學術殿堂亙古不變的價值。

台灣大專院校多達一六二所、大學生逾百萬,社會價值觀卻混亂不堪,肇因在只重修業、疏於進德,以致所學知識技藝,反而成為助長漁利犯罪的工具。

治國平天下,須以格物致知為根本,始能成己成物。人民眼睛是雪亮的,居上位者無私無我,全力維護公義公平,不辱師門校譽,才是「大學之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