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瑣談】繹山刻石 原拓本

陳俊光/文 |2010.04.22
2392觀看次
字級

原秦「繹山刻石」立於嶧山,繹山即嶧山(今山東鄒城境內嶧山),嶧山「因其怪石萬迭,山無土壤,積石相連,絡繹如絲,故名繹焉。」

《史記‧秦本紀》:「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祭山川之事。」秦始皇滅六國後立的第一座碑是「繹山刻石」,為秦相李斯撰文並書,乃中國最早法定標準文字,秦統一中國後頒布及推行的小篆(秦篆),其形式為四言韻文,內容是頌揚秦始皇立國的功德,之後刻石被毀。

唐《封演聞見記》寫著此碑後來被北魏太武帝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當地官民因常疲於奔命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

到了唐代,有人嘆惜秦碑被毀,將流傳於世的拓片摹刻於棗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的句子。

北宋尚有〈繹山刻石〉的原拓片,淳化四年(九九三)鄭文寶以其師徐鉉(五代南唐人)摹本重刻於長安,世稱「長安本」是為最精者,現藏於西安碑林第五室。

附圖〈繹山刻石〉即西安碑林之原拓本,於二○○八完成的碑剪裱本,我們戲稱是「鐵框本」,係因為這拓本是在西安碑林加裝鐵框後才拓製,經剪裱裝池而成,由首頁可看出在字的右邊墨色打得不夠黑,即是因鐵框所蔽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