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一群高雄醫學大學的「生涯義工」,彼此吆喝揪團為弱勢學童課輔,出力也出錢,與學童親如手足。這群學生在成為醫護人員前,已修滿了仁心仁術的學分。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正處於愛玩的年紀,但這群來自醫學、牙醫和護理等科系的約一百多位學生,自動自發相約課輔弱勢學童,不僅用愛幫助弱勢,也豐富自己的生命。
不必以籌組社團組織來約束,這群學生義工完全自發性,並以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幫助弱勢,讓在旁協助的高醫大醫學系教授兼生涯規畫暨就業輔導組長羅怡卿,讚嘆不已。
羅怡卿說:「沒有社團組織,也沒有團名」,因首先由生涯規畫暨就業輔導組發起,也就被稱為「生涯義工」。「生涯義工」學長姊畢業,學弟妹就接手,成立四年來,每年都約有八十人至一百人投入服務。
羅怡卿說,「生涯義工」主要是協助鄰近社區國小的弱勢、新住民或學習成就低落學童,進行課業輔導,以提升課業成績,並教導學童品德教育,已累計輔導六千五百多人次。
接受輔導的高雄市博愛國小,教務主任林明道非常肯定學生義工。他說,接受課輔的學童不僅課業進步,更重要的是,學生義工以身作則,激勵學童的品德與行為,言行舉止都變得不同了。
「施比受更有福!」一名學生義工說,他們不是草莓族,很多學生都願意走出教室,去體驗幫助他人付出的快樂。學生義工總隊長、高醫大牙醫系學生賈媮如也表示,學生義工每周都會定期課輔學童,風雨無阻,由於都是自發性投入,已將這些學童視為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