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上海世博會浦東園區的世博文化(演藝)中心日前竣工,至此,上海世博會「一軸四館」的世博軸、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等五座新建永久性建築宣告全部建成。
世博文化中心造型呈飛碟狀,白天如「時空飛梭」,夜晚則夢幻迷離,恍如「浮游都市」,是上世博會最受矚目的建物。
世博文化中心設計理念來自「漂浮」,借助周邊區塊的上移,留出草坡平台滿足交通疏導與劇場人流疏散,同時解決了建築容量增大、原有基地不足的困境。
世博文化中心的劇場空間,可利用垂直分隔系統和伸縮升降觀眾坐椅系統,根據需要隔成一萬八千個、一萬兩千個、一萬個、八千個、五千個座位,舞台也可根據演出形態變大變小,除了能舉辦大型慶典、演唱會,也能舉辦籃球比賽和冰上表演。
在環保與生態領域,世博文化中心採用玻璃屋頂採光、光電牆幕、江水冷卻系統、氣力垃圾回收、空調凝結水與雨水搜集系統等多種節能手段。
圖/本報香港傳真
指揮重鎮
世博中心承擔世博會運營指揮、慶典會議、新聞發布、論壇活動等功能,世博落幕後,世博中心將轉為上海人大、政協「兩會」定期開會會址。
圖/本報香港傳真
演繹主題
世博主題館將承擔演出、展示上海世博主題的重任,著重反映地球、城市、人三個系統之間的關聯和互動。圖為主題館內的城市星球館的「藍色星球」展品。
圖/本港傳真
中國紅了
中國館以「東方之冠」為主題,層層堆疊的「斗冠」高六十九公尺,有七種不同的紅色,是上海世博最具指標性的建物,最高樓層的放映廳將投影展出一百公尺長的「清明上河圖」與國寶原畫,呈現「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圖/本報香港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