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主計處統計顯示,台灣近十年來,四十五歲至六十四歲中高齡失業人口比率增加三點二倍,每五個失業人口裡,就有一人是中高齡勞工;中年失業問題日益嚴重。
另外,主計處「家庭勞動報酬」統計顯示,去年全國收入前百分之二十的家庭薪資,是最底層百分之二十家庭的十一點九五倍,最底層家庭的平均月薪只有十四萬二千五百九十五元,比法定最低工資還少;台灣貧富差距急速拉大。
遠見雜誌分析主計處統計發現,民國八十三年,中高齡失業人口占總失業人口的百分之六點七八,到今年六月,全國有九萬五千名中高齡勞工失業,占總失業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點七六,中高齡失業人口近十年來增加三點二倍。
遠見雜誌表示,中高齡失業不但造成人力資源浪費,也牽累全家無法求得溫飽,這些人想要重回職場,平均待業期間長達八點八個月,比一般勞工平均失業時間多出一點五個月。
遠見雜誌指出,中高齡失業問題從民國八十五年開始惡化,加上我國中高齡男性勞動參與率逐年下降,國內已經出現「未老先休」的情況。
據統計,八十年時,我國五十五歲至五十九歲的男性勞參率為百分之八十一,比英國、美國高;到八十九年,該年齡層的男性勞參率降到百分之七十二,比南韓、日本、英國、美國低。
去年,我國六十至六十四歲高年齡男性勞參率,去年更降至百分之四十九點八。我國中高齡男性勞參率已為開發中國家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