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采樺嘉義報導】嘉義的黃美英因自己有一個半邊型腦性麻痺的女兒吃盡苦頭,後來結合許多同樣的家長組成「腦性麻痺協會」,一路走來,幫助自己也幫助更多可憐的家庭。
黃美英的女兒四個月大時,感覺只有左手左腳能活動,七個月時帶去給醫生檢查,發現是先天性半邊型腦性麻痺,她聽了有如青天霹靂。
當時嘉義沒復健資源,她帶到台北甚至羅東接受針灸復健等治療。黃美英辛苦的帶了好幾年,每月花費兩萬多元的醫療費用,是家庭中一大負擔,小孩要讀書了,沒學校願意接受,黃美英覺得家長應該連誼,自助自救。
她到處拜訪家長,奔走兩年結合三十五個家庭,民國八十八年成立「腦性麻痺協會」,自任理事長,包辦一切活動、公關、尋找資源、和家長互動、溝通,提供自家當協會連絡處。
因協會剛成立沒經費,黃美英便和家長以義賣、募款、園遊會等方式募集款項,爭取到就學、就醫、就養的機會。
腦麻的孩子有輕有重,有的只是手腳不協調,動作不方便,智力沒受損,經過訓練,仍能完成工作,必須要安置就學,讓他們學習材藝,有謀生能力,重度者要有專門機構托育安養,就像嘉義再耕園有日間托育、烘焙屋、陶藝班,幫助這些孩子,也幫助這些家庭。
黃美英覺得有捨才有得,她努力的奔走,成立這個腦麻協會,幫助自己也幫助了更多可憐的家庭,她的女兒還得到殘障游泳比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