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ocene 人類世
科學家宣稱,人類已對地球造成非常廣泛而前所未見的變化,因此就地質學而言,地球已進入地質史上的新時期「人類世」(Anthropocene),亦即邁入新人類的新紀元。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克魯岑(Paul Crutzen)在內的科學家認為,環境汙染、人口暴增、都市化、人類移動、大量採礦及使用化石燃料,已徹底改變地球生態,且影響將擴及未來數百萬年。這些科學家在《環境科學與科技》期刊中指出,人類的破壞將會導致地球發生第6次大規模物種滅絕,數以千計的動植物將不復存在。屆時人類將邁入新人類的新紀元,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世」期,這也是單一物種行為所形塑的第一個地質時期。
科學家早已非正式使用「人類世」一詞10餘年,目前考慮讓它成為正式名稱。專家小組希望,3年內將研究成果提交「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由該會裁定地球是否已進入新地質時期。
Large Hadron Collider大強子對撞機
經過1年半的修復,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儀器「大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日前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啟動對撞,對撞能量達7兆電子伏特,成功爆出美麗「煙火」。對撞實驗目的是要模擬宇宙形成之初的狀態,探究「質量」和「空間」形成之謎。據外電報導,「大強子對撞機」30日啟動對撞時,前兩次質子束還未加速到最高能量前就消失,直到第三次重新注入質子束才對撞成功。
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元翰表示,對撞成功後,將進行粒子物理實驗,預期將穩定運行1年半到2年,目前預計到明年底結束這一輪實驗,進行設備升級,2013年將重新啟動,並將能量提高到14兆電子伏特。目前普遍認知,宇宙是由130至150億年前一場大爆炸(Big Bang)形成。研究團隊解釋,對撞實驗把質子加速到趨近光速,模擬宇宙形成之初的狀態,對撞能量相當於10的17次方度的高溫,可以觀測大爆炸後100兆分之一秒的現象;達到7兆電子伏特的對撞能量,可以說是粒子物理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