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句語譯
一切有情就是菩薩的淨土。
經句出處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佛國品第一〉
經句的智慧
有眾生的地方就有菩薩的佛土,如果菩薩離開了眾生,也就離開了所緣境,就無道可修,當然也沒有淨土的存在。好比北辰居中,而眾星拱之,假如沒有群星作為襯托,北辰如何更顯閃耀呢?
《金剛經》中提到,菩薩以無相度眾生,無住行布施,故稱之為菩薩。因此菩薩能隨順因緣,依照各自不同心願的眾生作為對象,而建立不同的淨土,像是阿彌陀佛所接引的眾生,就與西方極樂世界因緣相契合。
隨喜思惟讀經句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提到,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當時的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的女兒勝鬘夫人,聰慧利根,悟性極高,深深敬仰佛陀,曾說了一首偈言嘆佛陀的殊勝功德:「我聞佛音聲,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實者,應當修供養。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亦應垂哀愍,必令我得見。」
勝鬘夫人說完,佛陀知道因緣成熟,便施展神通力放光現於空中,並對她說:「善女人,妳因為讚嘆如來的功德,而在無量阿僧祇劫都生為自在王,常見如來,皆像今日般一樣讚嘆如來。」
佛陀再為勝鬘夫人授記:「妳應該如實修行梵行,並且供養無量阿僧祇佛,日後當得作佛,名號『普光如來』。普光如來的佛土中沒有惡道、老病、衰惱等苦痛,眾生色、力、壽命、五欲都具足,快樂勝過他自在諸天,並且都是修習大乘的善根種姓。」
勝鬘夫人聽完佛陀的授記,先發願為了使善根微弱的眾生沒有疑惑,並獲得安樂,因此至誠在佛陀尊前受持十大願,又再發三大誓願:「第一大願,願此實願安穩無量無邊眾生,以此善根迴向一切眾生得正法智;第二大願,願我得正法智已,以無厭心為眾生說法;第三大願,我於所攝受正法,願能捨色身、性命、財富,護持不懈。」
待勝鬘夫人說完,佛陀即為她授記,說明此三大誓願真實不虛假,心量廣大無邊,一切菩薩所發的如恆河沙的誓願,都已經包含在這三大願之中了。
由於勝鬘夫人對佛陀教法的堅定淨信,歡喜讚嘆佛的功德,而獲得授記;然而更重要的是,她為了能利益眾生,勇猛發心受持十大受及三大宏願,勝鬘夫人視圓滿度化眾生也就是圓滿菩薩的淨土,因此菩薩所成就的淨土,都是為了各種各類的眾生應機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