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之有年的成績百分制,將從清大、台大開始變革,改為等第制(A+、A、A-)。清大表示,預計最快下學期改,台大已做問卷,四分之三老師贊成改,學生贊成的則有百分之五十二,但仍在校內溝通階段,何時做不確定。東華大學則在八十三年創校,就採用等第制,其他大學暫無意願跟進。交大教務長林進燈建議,改制最好全國一致,否則各校成績難等化。
東華大學副校長張瑞雄指出,九十分以上就是A+,學生不必再斤斤計較九十一與九十二分的差別。他說,東華創校時,多數教授都從國外留學回來,他們覺得等第制的觀念很好,實施起來也沒問題,若學生轉到外校,則有一套分數轉換系統。
張瑞雄表示,東華大學部分科目如討論、演講課、服務學習等,更只有「通過」及「不通過」兩等第。
交大教務長林進燈說,交大早就想改等第制,但因需相關配套,迄今未執行,未來將在教務會議提出討論。林進燈認為,成績改採等第制的好處不少,除可讓學生不要分分計較,且老師打分數時,也容易控制差異性。
成大教務長湯銘哲指出,因百分制不影響教學目標,目前暫不考慮改成等第制;若台大真要改制,「我欽佩台大的勇氣。」
湯銘哲說,成大原本有幾個學院曾考慮改採等第制,但要改得全校一起改,且成績單要改、網路內容要改,十分複雜,還需師生認同,要有很多配套。
銘傳大學教務長王金龍表示,等第制雖然有利於與國際接軌,但百分制在台灣行之有年,目前有很多獎學金的申請都以分數作為評給標準,若只是學校單方面把成績改成等第制,將會出現問題,現階段看來不易推動。
王金龍說,分數要轉成等第很容易,但等第幾乎無法轉成分數,例如很多大學都設有書卷獎,前三名有獎學金,若八十分以上都是A的話,將無法分出名次高低。
致遠管理學院教務長鄭士仁指出,等第制雖在國外常見,但未必適合台灣學生和教育環境,推行前應仔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