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高雄報導】為了培育本土人才,各大學校園近年紛紛絞盡腦汁提出各種培育計畫,中山大學校長張宗仁日前表示,為了栽培一流人才,校方特別規畫一套「三二三三」的人才培育計畫。
希望透過「三」年學士、「二」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年出國深造的方式,並提供申請校內教職的機會,來撒下培育的種子,讓學術研究的人才可以在中山扎根成長。
張宗仁表示,以中山的平均師資年齡而言,目前約為五十三歲,為了避免人才出現斷層,因此培養國際化人才一直是中山長年推動的計畫與目標。
為此,校方特別研擬一套人才培養機制,稱為「三二三三」計畫,透過獎學金與相關配套制度,讓中山可以成為一流人才的培育搖籃。
校方表示,凡是在大學部修業滿五學期且成績平均皆在百分之前三十,同時參與指導教授研究計畫、以及申請「國科會補助大專學生參與研究計畫」的學生,就可於大三下學期向相關系所碩士班申請「三二三三」計畫,審查通過的學生,大四與碩一可全免學雜費,五年內可修完學士與碩士學位。
獲得碩士學位的學生將可繼續在中山攻讀博士班,且可獲得博一至博三學雜費及最低畢業學分費用全免的優惠;而校方每年還會提供八萬元獎學金、幫助學子安心求學。
此外,指導教授也會協助學子申請「國科會千里馬計畫」或「教育部菁英留學計畫」,藉由官方的獎助學金,幫助學子出國深造,等到學成歸國後,還可申請中山大學的教職。
中山大學表示,校方很期盼能透過這項「三二三三」計畫,幫助有潛力的學生循序漸進完成「三」年學士、「二」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年出國深造的培育模式,從中培養出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學術研究實力的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