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樂觀當保養品 薇薇夫人樂而忘齡

李碧華 |2010.04.03
623觀看次
字級

把樂觀當保養品,薇薇夫人享受樂活的退休歲月,活得豁達又積極。生命的價值跟意義,跟長短沒有太大關係。健康的身體奠基於健康的心理,拚命追求身外之物,把欲望升得太高,反而讓自己迷失了心靈。

從淡水搭捷運進城和朋友約好喝茶,薇薇夫人前一天已把瑣事料理妥當再優閒出門,以充裕的時間提升休閒品質。她從年輕時就知道,想要把媽媽、妻子、作家及朋友等多重角色稱職扮演,首先必須學會時間管理與家務分工,家務事是大家的事,三個孩子抓住媽媽傳來的完整概念,讓薇薇夫人如願兼顧到事業與家庭,以至於:「我幫聯合報寫了十年專欄,一次都沒開過天窗。」(記者邱麗玥攝 )

明快爽利

朋友羨她不會老

在那名滿文壇還在電視上主持節目的忙碌三十年,電腦與傳真的便利都來不及趕上,她又住在郊區花園新城,如果真的突然有一天交稿晚了一點,錯過郵差的遞送,報社就派人到家裡來等,這事發生的次數當然極為有限,對一個自律甚嚴又極為體貼他人的作家來說,不會恁它擴大,只是,寫了半輩子,對偶然的鮮明記憶往往特別深刻。

「明快爽利、不讓鬚眉」這形容詞跟著薇薇夫人走過青春、中年與銀髮這三段人生,從國語日報董事長位子退休十年,高齡已向八十靠攏,依然身手矯健,聲若洪鐘,我們屢次通電話,都是她先提醒見面的時間、地點和細節,未曾表現熟年暮齡的半點遲緩。加上終年掛在臉上的恬淡微笑與溫柔自在的從容,惹得身邊老朋友又驚又羨,不約而同常向她討教,「妳怎麼不會變?不變老,也不變胖…

…。」

享受獨居

生活、飲食皆隨性

「是嗎?這要感謝老天爺,讓我長保健康!」她不禁輕撫鬢邊,像少女般輕聲笑起來。遷往淡水一個人簡單過日子,強壯健康更超越以往,除了血壓有點高、視力有點弱之外,其他沒半點狀況,硬朗得不得了,周邊的女性朋友總在中年時期被燥熱、潮紅、心悸所困,集合成更年期或憂鬱症集體大恐慌,唯獨她一如女鐵人,從來不曾經歷中年危機,歲月輕輕畫過,未留深痕,想來,自己何其幸運。

生活,不過是順著四季去自然輪迴,薇薇夫人展顏一笑說:「我非常害怕補藥的刺鼻味道,從來不進補,平常三餐都是想到什麼吃什麼,既不挑食,也沒特別講究。」其日常作息也是在規律中擺進隨性,工作晚一點就偶爾熬點夜,看月光從窗外射進屋中,染出一種寧靜,「早上則睡到自然醒,不需要鬧鐘強迫把自己鬧醒。」晴天出門散步,雨天則在家騎室內腳踏車,也沒刻意安排運動,「我常常步行到離家不遠的寺廟前,在廣場上做動禪,流了一身汗,再慢慢散步回家。」

遺傳父親樂觀

小時被當男生養

但凡是人,情緒一定有起有伏,視它為生命常態就能無憂無懼,心情一旦低落,她就看書,視力漸弱後,改成拿彩筆作畫,專注力及凝聚力更深,紊亂的心馬上能安靜下來。「不需讀佛經,就能得到一種滿足、恬靜的感覺。」

不急不徐的樂觀天性多半遺傳自父親,薇薇夫人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氣質熟女,相反的,「我從小就和同齡女性不一樣,我比較大膽,又粗枝大葉的,腿像大象一樣粗,人家管叫我『樂粗腿』;又人高馬大,可以『抵門槓子』。」母親早逝後,父親把她當男生養,給她理個小平頭,到學校,女生都不要跟她坐,爬牆、上樹、打架……樣樣都跟男生去比。杭州藝專畢業的父親非常前衛,從來不正經八百對孩子訓話,或教他們做生活瑣事,老爸常說:「有人發明機器,機器會幫我們做,思想卻屬於自己;孩子,人生的重點應該放在自己喜歡做什麼?想清楚就努力去實踐。」

這樣的教育方式影響她整個樂活人生,坐看雲起,笑迎朝陽,無憂也無懼。薇薇夫人記得,父親晚飯後常帶她和妹妹散步,講得都是太陽黑子,完全不在生活小事上做文章,道貌岸然的舊時代教誨也不曾有過,記憶中,全是溫暖大手和春風笑語。「我們那年代高中女生得用布把胸部纏起來,我父親竟跑到學校和校長說,要讓女孩子胸部自然發育才行啊,我和妹妹羞死了。」

每人都有一口鐘

何不快樂撞

多年前將父親從大陸接來台灣奉養,已糊塗了的老人家一見她劈頭竟說:「兒子呀!好不容易呀!」薇薇夫人說起這段往事,忍不住大笑起來:「對爸爸的懷念像一雙巧手,常解開我心中的結。」父女閒談盡是人生淬煉的珠璣智慧,讓她慶幸自己的個性能遺傳到父親的海闊天空。她說,自己的三個孩子都不算功課頂好,當學校老師提醒家長多注意時,她卻從來不曾拿分數去要求過他們,她對孩子說:「只要把課業成績穩住,其他的往志趣發展,快樂最值得追求,如果不快樂,就讓思想離開課本,不要浪費這個時間對我證明,愛做什麼就做吧!」她說:「生命就是要撞鐘啊,每個人都有一口鐘,為什麼不高高興興去撞它? 」

「樂活」已成當今社會顯學,然而要怎麼實踐,似乎有點「知易行難」;其實一點也不難,在我們生活周遭就有許多現成的導師,他們也許是名人,也許只是平凡人,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快快樂樂,用心在活,本報從今日起,特別在每周六開闢「樂活家」版,透過他們的現身說法,你也能領悟到身心靈皆舒暢之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