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以創紀錄能階(energy level),開始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內進行粒子對撞,為探索宇宙奧秘開啟新的一頁。
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上月三十日用過去三倍以上的能量,使質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長達二十七公里的「大強子對撞機」(LHC)中碰撞,模擬出逼近宇宙大爆炸(Big Bang)當時的情況。
CERN加速器與技術中心主任邁爾斯(Steve Myers )表示,這項名為「第一物理學」的實驗階段展開後,在一年半至兩年的初期階段,將進行數十億次這類對撞。
這項台灣科學家也有參與的實驗並非一開始就一帆風順,這台斥資五十二億美元打造的大型對撞機,目標是要揭開若干未解的宇宙奧秘。
位於法國、瑞士邊界地底隧道內的「大強子對撞機」,二○○八年啟用後數天,就發生重大故障。
儘管如此,這項龐大的科學實驗自去年十一月維修完成、重新啟動後,仍通過了幾項重要里程碑。
全球科學家將在大型的電腦網路上篩選並處理資料,希望能夠找到「希格斯粒子」(Higgs Boson),一般也稱為「上帝粒子」(God's Parcticle)。
CERN科學家哈茲佛提度(Despiona Hatzifotiadu )表示:「這項實驗可以提供我們當初宇宙誕生的線索。」該實驗的另一個目標是希望進一步了解「黑暗物質」以及「黑暗能量」。科學家相信,宇宙約百分之九十六是由這些看不見的物質和能量所組成。
現階段LHC仍未達到全速運轉。其設計是要讓對撞能階達到十四兆電子伏特,相當於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