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談「尊重生命與社會關懷」

黃映禎 |2006.05.30
866觀看次
字級

圖說: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昨天在台北大學,暢談「如何尊重生命與社會關懷」,現場還有金光明寺佛光青年團和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帶來歌曲演唱和手語表演。記者黃映禎攝

【記者黃映禎台北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昨天與台北大學四百多位師生展開一場「心靈對話」,暢談「如何尊重生命與社會關懷」。儘管寒風細雨,聽眾仍冒雨擠入商學院國際會議廳,大師表示,生命都該視為平等,有感動的世界是最美的世界,讀書更重要的事就是學會做人。

大師說,生命的內容應該是平等,任何生命都應受到尊重愛護,即便是殘缺的生命也能發展出自己的價值。

提到對生命的尊重,大師說愛就是惜,佛教不是不講愛,而是把「愛」昇華,亦即佛家所謂的「慈悲」,大師曾遇到一個佛教徒母親,將殘障的親兒當作佛祖一般養育,這就是尊重生命價值。大師感嘆,人世間許多好人好事讓人感動,人群之間彼此相互感動,人生才有意義,感動的生活就是愛的生活,現今社會人與人疏離就是缺少愛與感動與奉獻。

最後大師告訴大家如何才能有尊重生命的心,第一是立場互換;其次生命是平等的:「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天下萬物同體共生,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別。
結束演說之後,並開放台下聽眾提問,正覺社社長鄭凱逢好奇的說,年輕人該如何關懷生命?此外現在大學著重學科教育,究竟該如何把人文精神與大學教育相結合?

大師答以:「人生是一部大書、要能廣大要能高,如果我是教育部長,不會讓學生以念書為重,而是要他們學習掃地倒茶。把人做好、養成服從的心靈和良好的習慣比念書還重要,不然就算有再好的法水,也無法流入心田,所以說做人更甚於讀書。」

有觀眾對信仰提出疑問,大師直言學佛人不能被神權控制,四處求神問卜,否則就是迷信。佛教不迷信,因此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不需要完全服膺神明的指示。

演講中還有金光明寺佛光青年團和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帶來歌曲演唱和手語表演,會場不時傳來悠揚悅耳的佛曲音樂,簡單的人生哲理搭配美妙的音符,讓人不禁隨著旋律哼唱。

台北大學校長侯崇文表示,星雲大師的開示讓全體師生對生命價值有全新體驗,也讓還在成長中的學子們開智慧,會後侯校長並致贈陶瓷蓮花裝飾給星雲大師表達謝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