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約時報二十八日報導,美國國防部要求國會通過發展一種非核武長程飛彈,能在一小時內擊中遠方目標。這項提案引起辯論,焦點是這項加強美軍傳統武器戰力的計畫,是否會增加意外核子衝突的風險。
國防部計畫在由潛艦發射的「三叉戟二型」飛彈上,部署一種新的非核子彈頭,可用於攻擊恐怖分子營地、敵人飛彈基地、疑似藏有生化武器和核武的彈藥庫,以及其他有立即威脅的目標。
這種新武器若投入戰場,將是唯一能快速攻擊幾千公里外目標的非核子武器,在美國考慮發動先制攻擊時多一種選擇。
美國戰略指揮中心司令卡特萊特說,這項系統能增強國防部「傳統武器先制攻擊」能力,降低「附帶的損害」。這項五年計畫估計花費五億美元,國防部要求國會審核現階段的一億兩千五百萬美元預算。
不過這項計畫遭到國會議員抗拒,他們擔心可能提高意外核子衝突的風險。三叉戟二型飛彈一向配備核子彈頭。依照國防部的計畫,攜帶非核武彈頭和核武彈頭的三叉戟二型飛彈都部署在相同的潛艦上。
國會議員擔憂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可能把美國的非核武三叉戟飛彈攻擊,錯誤解讀為開啟核子衝突,因此堅持要求布希政府在這種新武器生產和部署之前,提出解決辦法,把這種風險降到最低。
發展攜帶傳統彈頭的三叉戟二型飛彈在國防部二○○一年的一項機密報告中已留下伏筆。該報告主張在現有的空射、陸基和海基核子長程飛彈武力上,增加非核武系統,軍方稱這個觀念為「全球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