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把借機向別人敲詐財物的行為戲稱作「敲竹槓」。所以常有人說「到國外旅遊,小心被敲竹槓!」「和政府官員打交道,也得小心被敲竹槓!」關於這一俗語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敲竹槓」產生於四川山區。當地的有錢人進山燒香,經常乘坐一種用竹竿做成的滑杆轎子。到了半山腰,抬轎人經常會敲擊滑杆,暗示乘者加工錢,否則就不抬人。坐轎的有錢人這時只好乖乖地加點錢。
另一種說法是: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經常派船出海巡邏。有一次,一艘官船截住走私船。負責官員抽著旱煙上了船,監督手下人搜查。無意之中,官員在船篙上磕煙袋鍋,卻把走私商人嚇得面色灰白。因為他們正是把鴉片藏在打通了的船篙裡。
走私商人心裡發虛,趁人不注意,把一大把錢塞給官員,以保平安。貪財的官員此時也馬上心領神會,一揮手放走了這艘走私船。
「敲竹槓」一詞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