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學院換了一批新桌椅,不但美觀,而且盤起腿來相當舒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新桌子的抽屜小了一倍,讓同學們很苦惱:裝不下的東西要如何處置?
很快的,西下小徑後方的回收桶和垃圾桶,多了許多被丟棄的物品。一台MP3播放機,好好的,還可以用,但因為主人有了新的,就被遺棄。
過去,人們生活貧窮,所以惜福愛物,一條毛巾用許久也捨不得丟。但隨著物質生活變得豐富,這個世界也開始負荷更多垃圾量。物品隨手可得,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人們因而養成丟棄的習慣。一旦有丟棄的習慣,就不懂得愛惜,甚至變得更浪費。
其實,屋子舊了,重新粉刷一番,就變成新的;牛仔褲舊了,剪一剪,縫一縫,可以變成新筆袋。東西的新舊,有時不在於它本身的價值,而在於如何發揮創意去善用它。環保,即是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並賦予它們再生的機會,給予它們新的價值。
生活裡,有多少樣東西一直都在身邊,但我們從來沒有發現,反而喜歡往外追尋。我有一個興趣,喜歡將抽屜或櫥櫃淨空,然後將物品一一擺放回去,在過程中,有時我會發現一些放了很久卻從未使用的東西,這時,我的心情就如同獲得新玩具的小孩一樣,既驚奇又興奮。其實,它一直在我的身邊,只是我從來沒有發現它的存在罷了。
這個世界每一秒都在改變,再新的東西,隨著無常也會變得老舊。「新」只不過一時,與其追求新的,不如把握現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