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止觀治病的十種方法中,必須一、有信心,二、要應用,三、精進不懈,四、專注所緣境上修,五、要分別病因,其餘如下:
六、方便:用呼吸,運心觀想繫心緣中,並用善巧方便,使其得到效果。如人彈琴須調絃的緩急、注意手指的輕重,才能使聲韻柔美。
七、久行:行人若使用但未見有功效,須不計日月,常習不廢。如古人用功,夜以繼日,精進不懈,久而久之自然成就。也就是要有恆心、耐心、長遠心,必能治病。
八、知取捨:修行人須具法眼,應取則取,應捨則捨,不能絲毫勉強。用止觀法門治病,所用的方法,有利益則勤用,有損害就捨棄,不可勉強。微細將心調治,也就是攝念歸心,不可粗心大意,放縱我們的妄心,方能與道相應。
九、持護:善識一切禁忌。行住坐臥,語言、作作,飲食,都能善於調養保護,不使觸犯禁忌,以利道業。
十、識遮障:以止觀法門治病,得到利益,不要向外故意宣傳,以免有顯異惑眾之嫌。病沒有好,也不生疑心,不說誹謗的話,這就是篤實修行,認真辦道。譬如飲水,冷暖自知。不求名聞利養恭敬,不謗如來大法。
若依此十法對治疾病,必定有效、真實不虛也。假使修習止觀的人,依照以上所舉十法,如實應用真信,切願、力行,所治的病,必能見效。
若善修四種三昧,身心調和,必然沒有病痛;假使有些微病患,也會因念力的專注,自然漸漸痊癒。假使引發各種障礙,要不惜生命發心為道;只要有殘餘生命,誓願為道場奉獻。有如此的決心,何愁障礙不會消滅?何愁罪業不會轉化呢?如智顗大師的兄長陳鍼,因修方等三昧而延壽;開善寺智藏法師因誦《金剛般若經》,轉短命得長壽。故,一心修持三昧,必會消除眾病。
以下,以十乘觀法說明「如何於病患境修習止觀」:
(一)觀病患境是不可思議
明造三惡法界
觀病患境,先說明「思議境」的情況,其次說明「不思議境」。以下解釋由病之因緣而生十法界,此為思議境。
如果因為生病,而退失原本的發心,放棄修習禪定,進而誹謗三寶;不了解因過去的罪業而招致禍害,卻說修善沒有福德,而生起大邪見,此乃造地獄業。(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