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斗六報導】一般人到寺院,會攜帶鮮花水果或其它的物品來禮拜佛菩薩,在佛教稱之為「供養」。根據佛經所記載,不同的供養品具有不同的福德。
中區禪淨密三修法會,在龍騰虎躍、吉祥鼓舞節目後,由佛光敦煌舞蹈團引導獻供隊伍,將寶、燈、塗、果等四種供物獻上,供養諸佛菩薩。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指出,「燈亦是供養之一,點燈就是點亮內心的智慧、平安、一切前途光明的燈,大家抱著歡喜與恭敬的心情參加法會來點燈,並把點燈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祈願台灣經濟成長、社會大眾心想事成」。
此外,慈容法師認為,在日常生活中,若能以「主動親切的招呼」、「和悅的笑容」、「適切的關懷」、「對人格的尊重」、「親切的慰問」、「為人解決困難」、「熱忱的服務奉獻」、「信仰的法財」、「完善的設施」、「智慧的建議」等十種方式來供養一切眾生、與人廣結善緣,即可圓滿道德人格、成就無上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