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來】文化的省思

司馬中原 |2010.03.12
856觀看次
字級

人類得天獨厚,在萬物中乃唯一確具「文化」基性的生物,所謂「文」,乃泛指人文或文明,人類為了提高生存品質,開拓生存境域,不斷產生創造與發明,這些創造與發明,在空間中暈染擴散,在時間中不斷傳承,與後繼生命相結合,而產生了日新又新的再創造之力能,就是「文成而光化」的本旨。

穿經歷史的長廊,人類發明了各類的工具,發現了火,發現了槓桿、輪子,發明了文字,發現了蠶桑,懂得利用舟楫和橋梁,由圖騰社族進展到較大的邦族,由各邦族聯合為國族,一切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萬有,以我們民族而言,先秦期的文化,正如旭日初昇,氣象萬千,被文化學者試定位為「前向期」的文化。

到了漢、唐時期,該有的幾乎都有了,人們一面創發,一面享受鼎盛的繁華,正如一隻長途的鳥,飛到中途停歇下來,飲水休憩,啄理羽毛,左顧右盼,曼聲呤叫,這就是「同向期」文化的表徵,正如人到中年,心寬體胖,滿面紅光,但體內沉積過多,隱伏了若干病象。

唐、宋以後,盛極而衰的跡象滿布朝堂,尤以朋黨為患激烈,雖有一時之治而難挽頹唐,清代大儒紀曉嵐有言:「蓋門戶分而朋黨起,朋黨盛而公論淆,轇轕紛紜,是非←起,其相軋也久矣。」現代史家論及我們民族景況時,慣以「百年積弱」來形容,實際上,已積弱千年了:清代後期祇是百病皆發,險象環生罷了。

時至今日,我們的文化已經陷入「後向」期的危境當中,提及中華文化時,許多人都以古為傲,轉過頭去眺望遠古,嚮往著堯天舜日,各類文物躺在博物館中睡覺,而現代人的精神貧弱如乞丐,隨著橫流人慾,文化發展早已向時尚流行方向傾斜,燈紅酒綠的文化、紙醉金迷的文化、聲色犬馬的文化、權爭利攘的文化、詐騙翻新的文化、權變機詐的傾銷文化……令人陷入魔性的旋渦中難以自拔。

關切文化發展前途的仁人志士,不可因群魔亂舞的大環境而歎噫消沉,我們社會上,到處可見以生命為文化點燈的群體,如正信的宗教團體、各類慈善團體、教育團體,都在默默中煥發出人性的光芒,但不能不抱有高度的危機意識,文化不是標籤和樣板,不是小模小樣的創意和觀光,它是和後繼生命連為一體的「心學」,古云:「道可通方,學貴自悟」,能感同身受,一悟靈明,方能使自己成為一盞點亮的燈。修為者,修為能為也,在文化發展的長途上,撥亂反正的實踐功夫才是緊要關鍵,願為有志者共勉。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