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撇步】別人沒有的才珍貴

姚儀敏 |2010.03.12
828觀看次
字級

「喂,妳幹嘛模仿我,討厭啦!」

我從小就不喜歡「大眾化」,不希望自己成為既定模式裡的那個「型」,但是曾因為太過仰慕鄰家大姊姊,而在不知不覺中仿效她說話的口氣、表情和習慣性動作,她怎麼做,我就怎麼做,直到有一天被她識破了,怕失去珍貴的情誼我才停止模仿。

乍聽「模仿」二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偷竊」或是「不尊重智慧財產權」等負面的印象。

在成長環境裡,不論老師家長也都再三叮嚀:「不准模仿,不要抄襲,要發揮自己的獨創性!」如此觀念的薰陶下,大部分人都認為模仿是一項大罪,不可饒恕。

但仔細想想,「模仿」是不是也帶有「學習榜樣」和「激勵跟進」的正面效果呢?

至少在我個人的經驗中,「模仿」相當重要,因為它提供了既輕鬆又容易的一套行為模式,讓我可以不經思考而安心地有個依據,減少了摸索的時間,從而建立了不少自信心。

尤其在求學階段,隨著每次模擬考的無情打擊,曾有一段茫然、自我放棄的黑暗時光,當我意識到「該是努力的時候了」,於是選定某位同學當模仿對象,請教作息時間與讀書方法,漸進式的仿效,果然成績不久就有了起色。

沒錯,找到目標,選對方法,就有前進的道路。

若將這段歷程統整,不就是模仿的良好延伸示範嗎?這與拷貝抄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行為,曾有人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比他們更多更遠。」當你模仿時,必須把它當道具、媒介,而不是最終的目標與結果,吸取別人的智慧並結合自己的想法,就能跟別人不一樣。

在寫作上,若要模仿,那就要挑戰「模仿別人所沒有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