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心事】流光欺人忽蹉跎

羅秀美 |2010.03.08
1923觀看次
字級

「流光欺人忽蹉跎」,典出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其一:「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欲醉朱顏酡。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君起舞,日西夕。當年意氣不肯平(傾),白髮如絲嘆何益。」

李白此詩作於唐開元二十年,這首詩題由古樂府〈前有一樽酒〉變化而來。就內容而言,李白一反前人所寫置酒祝壽之主題,轉而抒發青春易逝之感,並歸結至「當年意氣不肯平」一句,表現詩人李白老而彌堅的意志。

與〈將進酒〉一般,李白在此詩裡歌頌及時行樂之美好感受。首二句「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既感時光迢遞、青春易逝,何不好好喝上一樽酒,要來得快活。

接著,「落花紛紛稍覺多,美人欲醉朱顏酡」,且看美人跳上幾段胡旋舞,否則還真是太苛刻自己。然而,「青軒桃李能幾何,流光欺人忽蹉跎。君起舞,日西夕」,終究白髮三千轉眼是,紅顏二八須臾空,看似愉悅的享樂,正在流光之蹉跎中,深藏著幾多無奈呢。

最後,詩人說道「當年意氣不肯平(傾),白髮如絲嘆何益」,詩人在時光流逝中回首前塵,當年不平之事,如今白髮三千丈,多說何益。

李白看似混於酒肆而狂放不羈的生活,終究敵不過「春風東來忽相過」的無奈之感;即使快意如「金樽←酒生微波」的生活,也仍舊逃不開「流光欺人忽蹉跎」的無情之感。

李白一生好酒,以酒哭、以酒笑,更以酒度日,他可說是古代文人中,最逃不出酒途的一位詩人;然而,詩人在酒中仍是清醒的,心志依然昂揚,由他所發出的「流光欺人忽蹉跎」之感嘆,可見一斑。

因此,「流光欺人忽蹉跎」要說明的是,人在時光中度日,稍一不慎,即可能頓生磋跎之感。而愈是對人生透徹者,愈能體味李白於酒樽中度日的況味,亦即愈醉者愈清醒;而青春易逝之感,正是人生滋味中最耐人咀嚼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