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tion Global全球化世代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傑.科恩(Roger Cohen)最近寫了一篇〈全球化世代崛起〉(The Rise of Generation Global)的報導。現身說法指出,他27歲的兒子丹尼爾現在正在越南工作,負責行銷美國知名品牌百威啤酒(Budweiser)。百威雖然號稱「美國品牌」,但已於2008年被比利時釀酒巨擘InBev公司收購;InBev則於幾年前和巴西啤酒巨頭安貝夫(AmBev)公司合併。因此丹尼爾得到巴西受訓一個月,學習如何向經濟快速起飛的越南8千萬人民推銷美國啤酒。巴西+比利時+美國+越南,他兒子已成為最典型的全球化世代(Generation Global, GG)。
事實上,在這個無國界的網路世界中,Google早已吞噬革命的衝動。熱力只有在密閉的空間才會暴衝,當圍牆和邊界消失時,熱力自然跟著消散。全球化崛起是件好事,過去年輕人不需要面對全球化的挑戰,但如今年輕人非胸懷世界無法生存。事實上,全世界有無數年輕人願意成為全球族,努力建立一個資源更公平分配的世界並坦然接受。
科恩坦言,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如果在美國拿到企管碩士(MBA)的丹尼爾不到越南,而留在美國,他可能也會失業,因為美國已經不是推動經濟成長的火車頭;經濟急速成長的國家是中國、越南、印度、俄羅斯、巴西、印尼和南非。
Toyota vs. Toyoda 豐田汽車vs.豐田家族
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AkioToyoda)在美國國會接受聽證質詢時,很多人不免要問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豐田章男的名字是Toyoda,豐田汽車的英文卻是Toyota,而豐田汽車明明是豐田家族創立的,拼法不應該有出入才對?據美聯社報導,這要回溯到豐田章男的祖父豐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da)1937年創立豐田汽車的時候。他在命名時,決定用t取代d,一方面希望最後一個音節柔軟一點,聽起來更順;另一方面,Toyota以日文平假名書寫剛好是8畫,如果是Toyoda則是10畫。8在中國是吉祥數字,在日本也一樣,主要因為「八」的國字寫法就像開了口的山一樣。對日本人來說,「八」字就像叉開腳站立,象徵未來能夠茁壯成長,這也是豐田衷心期許他自己的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