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海】五百羅漢

杜荷/文‧攝影 |2010.03.05
960觀看次
字級

南朝時,禪宗祖師達摩經海路從印度到東土,於廣州登岸處建「西來庵」,人稱「西來初地」。清代改名「華林寺」,一直是參禮禪宗的發始地。寺內羅漢堂甚具特色,裡頭陳列著五百尊金塑羅漢,各個造型奇異,置身其中,彷彿「華嚴世界觀十萬諸佛,林蘢鷲山隱五百應真。」

羅漢又稱阿羅漢,「應真」是別名,指斷盡一切煩惱,智德圓滿,應受人天供養的尊者,因此又作「應供」。在一些傳統寺院的大雄寶殿裡,通常主佛置中,兩側則供奉羅漢像,有十六、十八到五百羅漢不等。

五代後興起十六羅漢雕塑,祂們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受佛囑咐,不入涅槃,常住世間,受世人供養為眾生作福田。《彌勒下生經》云:「所謂大迦葉比丘、軍屠缽歎比丘、賓頭盧比丘、羅雲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

演變為十八羅漢的原因很多,有說是中國人認為「九」為吉祥數,才又加了兩個尊者。也有是繪畫中增加的,北宋蘇東坡就曾對前蜀簡州金水張玄畫的「十八羅漢圖」,題了一首〈十八大阿羅漢頌〉。真正原因難以釐定,就像到底加了那兩尊羅漢,也存有不同說法,但可知十八羅漢也已廣泛流行。

因對羅漢的尊崇,宋朝之後延伸至五百羅漢,同時融合了禪與文學的逸趣。五百羅漢最早可追溯至佛滅度後,大迦葉尊者與五百羅漢,在七葉窟內進行第一次經典結集。

至南宋時,有位高道素著〈乾明院五百羅漢名號碑〉一卷,將五百羅漢一一編號定名,第一位是阿若憍陳如尊者,第五百位叫願事眾尊者。從此,佛典裡的五百羅漢被具體化,此後佛寺羅漢堂中的五百羅漢都沿用其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