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談--柳詩的爭執

王本泉 |2006.05.25
731觀看次
字級

 ps.文中(糸條)為一個字,左邊部首為「糸」,右邊為「條」。因系統呈現亂碼,故以此呈現。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柳絲(糸條)。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初唐詩人賀知章的一首詠〈春柳〉的詩,清新淡雅如一幅水墨畫。
想不到賀知章後三百年,有人竟大唱反調,極力描繪春柳之醜陋,此人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他寫道:

 亂條猶未變初黃,
 倚得東風勢更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鞏不頌柳色,不讚柳枝,卻極力描繪柳絮的漫天飛舞,蒙蔽日月;一個得志便猖狂的醜陋形象。
 
如果說賀詩中的春柳是個楚楚動人的少女;那麼,曾詩中的春柳,則恰如一個得意忘形的勢利小人。

到了近代,又有兩位文人關於「秋柳」的一場爭執,他們便是胡適和陶行知。
一九二九年,一向主張「多研究些問題,少講些主義」的胡適,「秋日適野」,「感而賦之」,寫了首〈秋柳〉。詩云:

 但見蕭蕭萬葉摧,
 尚餘垂柳拂人來。
 西風莫笑長條弱,
 待向西風舞一回。
 
胡詩主要言秋柳之弱,任西風舞弄,還自鳴得意,給人一種輕佻放任的印象。
陶行知讀了此詩,很不以為然,「我……有點為秋柳抱不平,便拿起筆來,代她寫一個答覆。」題目曰〈秋柳答〉。他寫道:「這是先生自寫照,誣我獻舞亦奇哉!君不見吾鞭但一指,任爾東風西風都滾開。」

陶詩針鋒相對,把秋柳寫得剛勁不屈,如手執鋼鞭的偉丈夫,有掃蕩乾坤的豪邁氣概,委實為秋柳出了口冤氣。

上述兩例,同一事物,樂者褒之,惡者貶之;二者反差如此之大,卻又因角度不同,而各自言之成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