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一千六百萬名毒品注射人口,逾九成未獲適當的愛滋病預防協助,提供針頭、保險套與美沙冬這類替代藥物,專家指出,忽視這群人的國家,可能面臨公共衛生惡化的危機。
專家表示,俄羅斯、中國、馬來西亞與泰國等地,在防治愛滋病與引發愛滋病的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時,往往忽略吸毒群體。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馬瑟斯指出:「即使有愈來愈多國家設立主要愛滋防治服務,許多國家在提供服務給毒品注射群體上,做得很不完善。」
聯合國愛滋防治計畫(UNAI
-DS)估計,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以外的地區,危險注射行為造成的HIV傳染占三成。國際減害協會會長史汀生也指出,俄國問題尤其嚴重。他說,該地區毒品注射行為,引發全球升溫最快的HIV/愛滋疫情。
馬瑟斯與研究團隊發現,全球僅百分之八注射毒品群體去年有取得針頭和注射器的管道,但相較於愛爾蘭與捷克等國的百分之百,中國、大馬與泰國則低於百分之三。
研究人員表示:「提供注射吸毒人口HIV預防治療與照護服務,臨床上證明有效,但要對整個族群發揮效果,必須大規模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