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面對沿海城市的民工荒,企業如何因應?中國市調公司太和顧問收集三百多家企業的意見,結果顯示,百分之八十九的企業選擇提高薪資。
負責這項調查的太和顧問資深顧問焦健指出,漲薪是最直接提高招聘成功率的方法之一,但現在勞動力供需不平衡的時期,單純漲薪,無法為企業帶來更強的競爭力。
焦健分析,當企業進來愈多的九○後工人,這些年輕人在工作技能和思想上,與上一輩農民工有很大的差別,不經培訓就無法上任,而假如沒有培訓、沒有能力的持續提升,年輕人會轉而選擇有發展的公司就職。
百分之七十五的企業選擇降低招聘門檻,但有調查數據顯示,降低招聘門檻後,因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務,被企業辭退的比例上升百分之二點五。
百分之四十一的企業選擇運用管理下行化概念。所謂管理下行化,就是把原來人力資源工作中管理中高層的方法向下延伸,運用於基層員工中,包括提供員工宿舍、建立企業自己的餐廳、引入工齡工資分級等。
百分之二十七的企業選擇加強培訓。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翼表示,政府和企業都應該轉變觀念,如將農村轉移人口仍視為「外來人口」、「低素質人口」,或者仍然以「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方式對待農民工,那麼民工荒會「越鬧越荒」,直至變成「荒城」。
他強調,「將農村視為勞動力『蓄水池』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誰競爭到了勞動力,誰就擁有了發展機遇;誰失去了勞動力,誰就在發展中被徹底甩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