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處公布去年第四季GDP成長率為百分之九點二二,並預估今年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七二,從表面上來看國內經濟好轉,但卻也指出,去年國內平均薪資倒退為六年前水準。
從此一兩極化的數字觀察,就算今年GDP可能出現正成長,但以國內失衡又扭曲的稅制,及社會階層愈來愈僵固,將可斷言,財富最上層者會吃光經濟成長大餅,每日奔波的薪水階級,只能揀剩渣塞牙縫。
而且,更進一步分析,主計處在公布時認為,今年經濟成長貢獻最大的是汽車銷售、台股交易、陸客來台等,但是這些可能不是穩定長期現象,汽車銷售是拜政府貨物稅減免,而台股因素變動更多,例如難脫陸股和美股連動,至於陸客還是對岸有目標的政策鼓勵所致,若台灣景點未發展出特色,那「錢」途不一定看好。
這些表面榮景下的不安與高風險,其實早就顯現在失業率和失業人口居高不下,及平均薪資倒退嚕,甚至落入貧窮線的家庭戶數成長,從這些真正的數據,對比政府發布今年GDP的美好佳音,難道沒誤導國人認知的嫌疑嗎?
更嚴重的是,假如因此促使盲目消費,又讓熱錢猛炒房股二市,那只會讓貧富差距更擴大,若政府只會在美化數字上敲鑼打鼓,卻不能摸著良心告知實情,那公布的數字又和黑心產品有何不同?
韻如(北縣新莊/勞工)